黄幻吾《螺溪雨色》
款识:螺溪雨色。溯溪北上,两崖峭石夹立,树巅飞瀑纷纷,践流石滑,山石岩高峙,亦水石奇胜处也。罕僧。
钤印:幻吾(白)
出版:《黄幻吾画集》P43,湖南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黄幻吾所绘这幅是极具写生意味的画作,烟雨朦胧间,虚实相间的石头上,几棵写实气息极强的小树,生机盎然,清新秀丽。湿润的笔触形成茂密的嫩叶与不远处还未发芽的小枯树形成对比,烘托出早春雨雾朦胧之感。远处几笔勾勒的房屋与在溪水旁的渔夫,不仅给人以强烈的生活气息,更拉大了画面的纵深距离。作者采用大面积的淡墨进行渲染、勾勒;将景色的动与静体现出来,内容丰富,而不失超脱清迈、空灵恬淡之感。
黄幻吾于1941年自越南归国以后移居上海,并创办了“烟雨画院”。从上海《申报》1942年7月的资料看,黄幻吾是以“新派国画名家”的形象去向当地男女传授“新派画”的,而在当时的审美意识下,此画风就是与“折衷派”或“二高”的新国画沾上关系的。黄幻吾的画,在注重渲染和意境的同时,又加入“海派”注重的用墨特色和“骨法用笔”,技法上吸取了岭南画派和海上画派的长处,因而作品别开生面、雅俗共赏。其晚岁笔致更趋于凝练,着力于意境的开掘、升华,画风融抒情浪漫与空灵虚静于一体,迥于同侪,备受注目。
黄幻吾作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作品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他在岭外不遗余力地宣扬、宗法岭南画派并有所创造,在推动画坛发展上功不可没,在岭南以北,广东以外的人都是透过黄幻吾认识岭南画派的。
作为以融合中西为旨归的岭南画派画家,黄幻吾极为重视其作品的真、善、理。他把其绘画看做沟通情感、抒怀达意的人生凭借,所以,在创作中以较为逼真地再现客体物象为要务,正是这种经过改良的中国画以写意为表而以写实为里,使其作品在清丽和谐的风格中,构筑秀美多姿而耀动生机的意境,悠情远思,沁人心目,而呈现出有别于前人的面貌。
款识:螺溪雨色。溯溪北上,两崖峭石夹立,树颠飞瀑纷纷,践流石滑,山石巗高峙,亦水石奇胜处也

黄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罕僧。晚年称罕翁,别号欣梦居士、晚之,室名南天楼。广东新会人。曾为广州市博物馆委员、上海烟雨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等。早年临《芥子园画谱》和西洋画,后获高剑父、高奇峰教益,画艺日趋成熟,书法亦奇肆可爱。创作取材广泛,手法多样,山水、花鸟、人物无不见长,构图新巧,笔墨酣畅,设色雅丽,画面生意盎然,雅俗共赏。出版《幻吾画集》、《幻吾小品画集》等。著有《怎样画走兽》、《中国画技法》等书。

黄幻吾《溪江帆影》 28.5×36.5cm
(相关内容正在持续更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