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器工艺高超,器身四面描绘着不同的纹饰,用多种手法塑造动物、植物、人物等栩栩如生的形象。四耳巧妙地化成四条立体的银龙,盒身正面则用浮雕的手法表现出二龙盘于云中戏珠的姿态,后面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秋菊,一侧为喜鹊蜡梅,另一侧为廊桥人物,及盖部分为镂空竹枝。此银盒整体庄重又不失文气。

延伸阅读
时代不同,名片的称谓也各异,从秦汉的“谒”,发展到东汉的“刺”、唐代的“名帖”、宋代的“门状”、明清的“名刺”等,至晚清才普遍使用“名片”一词。明清时期,官员、商贾、文人相互拜访时呈递,叫做行“投刺”之礼。我国古代民间使用较多的是织绣的“名片夹”,色彩绚丽,雅俗共赏。而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名片盒,一般是当时的工匠接受欧洲国家特别是英、法商人的订单特别制作的。
在当时,欧洲的上流社会为彰显自己的地位,身上常带着名贵的名片盒。像此次拍卖的这件银质掐丝镂空龙纹名片盒,采用的是银花丝掐丝编制工艺。先以粗银丝编成框架,后以极细银花丝编织成各种造型焊接于框架之上。盒体主纹饰以极细银丝编织的“井”型花纹为底,上下各饰一条镂空蟠龙,间饰以灵动的云纹。整体做工繁复,构造巧妙。
(相关内容正在持续更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