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详情
莲塘香艳图

莲塘香艳图

编号: HDRW00004
作者: 林庸
类型: 书画类
材质: 纸本镜片
时期: 1983年
详情介绍

林庸《莲塘香艳图》,作于1983年。

款识: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竟(折)团荷遮晚照。李珣词《南乡子》画意,癸亥一九八三年夏月,制于流花湖畔寸寸居,林墉。

钤印:林(朱)、林墉(白)、儿时曾饮韩江水(朱)、儿时曾饮韩江水(白)、家住南粤(白)、葫芦山下龙虎门(朱)

展览:2005年“庄世平藏名家书画展”

出版:《大家画风·当代国画大家教学研究》P10,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1版。

说明:庄世平上款。庄世平( 1911—2007 ),广东省普宁人,创办南洋商业银行、澳门南通银行。历任第二届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此幅作品虽为写意人物画,但描绘细致,设色鲜艳明亮。此幅画对李珣词《南乡子》有很好的诠释。两女身着艳丽襦裙,在夏日乘舟结伴游玩。此画表达十分含蓄,借一女手持一柄荷叶于二人头上或遮阳或避雨,反映出当时的天气,也借这一动作反映出动态之美。再看近处两只鸳鸯,寥寥数笔而成,却生动自然。作者用大大小小的点丰富了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它是波光,或是流动的湖水,或是水中的水草,或是远处的荷叶等,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莲塘香艳图》描绘南国水乡少女的一个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对南国风土人情的喜爱,这幅作品更是作者仕女画的代表之作。


HDRW00004-莲塘香艳图(纸本镜片)(林墉)2.jpg



延伸阅读


林墉(1942— ),广东潮州人,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要员、广州美术学院院外教授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联顾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擅人物,又及花鸟、山水,兼擅文论及插图,风格潇洒、清新、明丽,是新时期岭南画派的代表。其人物画创作中又以女性题材占了较大的比重,笔墨清丽脱俗,线条跌宕,色彩明亮而富有意趣,体现出南方女子特有的温婉与灵动。出版画集、文集有:《林墉作品集》、《梦之女》、《林墉国画小品选》等。

林墉像许多“文革”前毕业的美术院校生那样,经历过严格的造型基础训练和现代国画新传统的熏陶,亲身经历过“文革”对艺术的专制性异化,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时期,格外的渴求艺术本体的深入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他是新时期新岭南派的代表。他的创作得益于时代的春风,信马游缰似地腾奔着内心美的冲动,他的作品,坦诚自在地表露着自我与美的契合,他将那丰富的人生理想和美的意识毫不掩饰的呈现大众面前,让我们看到由受命转换为自主,由矫饰转换为真诚的林墉。

  近二十年来,林墉的中国画大体有以下几种样式。

  其一,为年轻女性肖像,1979年至1981年间此类所做居多,以细劲的结构线和有分寸的皴擦渲染为语言在严谨的造型和秀劲的格调中呈现出年轻女性的资质和心灵。也宣示着画家不凡的现代学院派中国画写实技巧。

  其二,为女人体系列。这一艺术视角,20年来未曾中断,技法却变化多端,或写生,或意想或柔笔线描如流水。或辅以墨色肌理,或以苍笔枯墨檫,显示女性人体曲线之美。以艳丽亦属此古体今用乏类。

其三:为古代人物或仙佛造像,尤以灵馗和古代文人造像最具有特色。笔墨转归为文人画画风,风神姿肆神奇情慨亦庄亦谐,画外别有所寄.评者谓"楚骚风采"是也。其古代女性造像或清和,或艳丽亦属,此古今用乏类。

  其四:为城外风情,以访问巴基斯坦,印度时速写得稿为代表.尤其访印作品多用仿古宣,桑皮纸之黄底施墨点粉,塑光色体面,以极生动灵活之技巧再现域外风景之奇异。此类作品造型坚实且具生命力,乃林墉艺术最高点。

  其实以林墉之聪明其表现远非以上四类.其文笔在同辈中亦为佼佼者。他的画流溢出霸悍,坚实,俏丽媚艳诸态。展现出不俗的追求和多变的才华.为其后期创作的整合与升华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林墉 宋庆龄.jpeg

林墉《宋庆龄》 1981年


(相关内容正在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