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恭绰《竹石长卷》,作于1951年。
款识:画竹以长卷为杂余留作十余年未曾纵事,今日终成哉,虑此心手益不相应,勉试为之,意境以为匀合,但不能工细,观此略其迩可耳。遐翁叶恭绰,时年七十。
钤印:遐翁(白)、叶恭绰(白)、遐翁(白)、石轩(朱)、恭绰之印(白)、叶恭绰印(白)
题签:一、叶恭绰长卷,石轩。
二、自画竹长卷,七十岁作。
题跋:一、漫说高材老更刚,无边岁月去常常。根蟠雪谷成孤寄,叶扫风轩不画藏。斩恶终怜吾土美,削圆宁诚蕉时方。茂林修竹山阴道,慵向清流论短长。画成自题一律,遐翁。
二、修篁一径蔽荆榛,瘦石寒踪自主宾。弄日吟风空得地,凌霜耐雪可无人。扫除荒秽凭柯叶,长卷新机待箭筠。转绿回黄应有意,好从空谷为传神。
三、独立群芳外,何云贱似蓬。盘根艰寸土,苦节耐西风。短梦三生石,清阴一亩宫。韬精贤可念,沈(沉)钦不须同。
四、亭亭直节挺高枝,瘴雨蛮烟好护持。欲折琅玕谁与赠,分明翠袖(竹)倚寒时。
五、闲随风柳弄柔条,知伴苍松策后凋。节苦未妨顽石伴,心虚能使俗尘销。寻芳漫逐春前屐,写韵偏宜月下箫。笑指烟霄容啸傲,千云直上不辞遥。
六、遐菴居士不食肉,却有三竿两竿竹。既求塾俗又求肥,岂冷贪痴苏玉局。不为一概空所有,禾写簧簹聊悦目。小楼弄笔意霖然,未礙幽居在空谷。敢云直节生来瘦,一室清风堪自足。有时易米人不憎,却感因材天所笃。从此余年肴画禅,做个浮山与人屋。
七、断梦浑抛枳棘丛,足音空谷北冥濛。金镶碧嵌今何在,剩有寒茎傲晚风。烟雨江南玉一丛,枝枝叶叶总梢空。却怜幽谷孤清态,不入(群芳)丹邱旧谱中。
八、漫录旧题画竹诗,遐翁。




延伸阅读
叶恭绰(1881—1968),字裕甫,又字誉虎、玉父,号遐翁、遐庵,晚年别署矩园。广州番禺人,祖籍浙江余姚。他是政治家、教育家、书画家、收藏家。曾任职清政府铁道督办,广东革命政府的财政部长和建设部长,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和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出身于书香世家,幼承家学,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于文化学术、考古、书、画无不精湛。其著作甚丰,主要有《遐庵诗稿》、《遐庵谈艺录》、《遐庵汇稿》、《矩园余墨》、《历代藏经考略》、《叶遐庵先生书画选集》等。
叶恭绰吸收出土木简及汉魏六朝石刻与六朝写经之长,摆脱近三百年书法八股积习,书法奇正相生,行笔线条率意,细劲飞扬,自成风格,书卷气自溢行间。今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石的碑文便是出自叶恭绰的手笔(毛泽东撰写碑文)。
叶恭绰筹办了1929年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1931年,在蜜蜂画社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画会”,成为一个全国性的中国画团体。1933年创建上海博物馆。北京中国画院首任院长。叶恭绰喜收藏,如毛公鼎、王羲之《曹娥碑》、王献之《鸭头丸帖》、唐寅《楝亭夜话图》、《永乐大典卷一三九九一》等。

叶恭绰《墨竹》 130cm×44cm
(相关内容正在持续更新,敬请期待)